今年1月19日,路透社就给商界带来了一个令投资者及商界振奋的消息:电召车和送餐平台Grab计划今年在美国上市,集资至少20亿美元。虽然Grab还没有针对这个消息发出官方回应,但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话,那么Grab的上市可能会是规模最大的东南亚企业海外上市集资项目。

Grab目前在八个东南亚国家的397个城市营运,它的应用软件已有2亿1400万次下载,背后的投资者包括软银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。总部在新加坡的Grab自2012年在马来西亚成立,以电召车业务起家,后来整合了Uber在东南亚的业务后更迅速扩张,业务横跨电召车、送餐、电子支付和保险等,成为区域内最有价值的初创公司,市值超过160亿美元。它与新加坡电信(Singtel)组成的财团,不久前还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颁发的全面数码银行执照。

Grab的财报显示,去年Grab的净收入大涨了70%,恢复到冠病疫情前的水平。它的私召车业务在所有营运市场都正在取得收支平衡。集团也预期,送餐业务会在今年底达到收支平衡,言下之意就是今年过后就是Grab开始大赚钱的时候了!

像Grab这样的大企业,就是商界常啧啧称奇的独角兽企业。这些私营企业的经营期虽然都不足十年,但估值已经达到了10亿美元的门槛。对于创办人和企业而言,它们是克服了种种艰难才登上独角兽企业的宝座,但它们最终都必须到达这个激动人心但极具挑战性的里程碑:上市还是出售?

相当多的独角兽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,都选择了首次公开募股(IPO)。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统计显示,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,已有103家独角兽公司成功发行了IPO,总价值超过了800亿美元。截至2018年为止,已有33家独角兽企业发行了IPO,较2017年创纪录的27家而言,创历史新高。

更多有关伟富资本集团详情,请点击👉https://ipoincubation.magnificentadvisory.com/